现当今数字化的时代,金融诈骗的事件已经屡见不鲜,保护自己的财产和个人信息安全,对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给大家介绍一下金融骗局中比较常见的几种形式,通过识破金融诈骗套路,防患于未然。

“虚假征信诈骗”——骗子冒充网贷、互联网金融平台(蚂蚁金服、360借条、京东金融等)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联系你,声称有异常交易、账户问题或者个人征信修复,诱导你提供个人信息、密码或进行资金转账。 请记住真正的客服人员,不会索取敏感信息或要求转账
“虚假网络贷款诈骗”——指诈骗分子以“无抵押”“免担保”“秒到账”“不查征信”等词语为幌子,吸引下载虚假贷款APP或者登录虚假网站,再以“填错银行账号”要求交纳“解冻费”等各种理由,让其转账汇款,当诈骗分子收到钱后便关闭APP或网站,并将受害人拉黑。 因此,在以贷款买东西,要选择正规可靠的金融机构并注意核实贷款条件和合同的真实性以防止贷款诈骗的发生。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诈骗分子事先构建虚假投资平台、渠道,并通过网络社交工具、网页发布推广股票、外汇、虚拟货币等投资理财的信息,谎称有“理财大师”指点或有内幕信息,掌握漏洞,可以稳赚不赔,高额收益,诱使在虚假交易平台投资。可能初期投资会有利润返还,等到投入大量资金后,就会发生无法提现或延迟的情况。此时诈骗分子已经关闭网站和APP,拉黑并卷款潜逃。

“网络婚恋、交友类诈骗”——①网络婚恋: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社交工具与你发展恋爱关系、婚姻关系等方式,以虚构各种生活困难、购买礼物等理由诱导转钱实施诈骗。 ②网络交友:诈骗分子利用网络社交工具与你交流,通常以有项目可以投资赚钱(工程项目、影视娱乐等),或者交谈共同的兴趣爱好,培养感情,获取信任,后以生活困难、病重求医等为由,诱骗转账实施诈骗。
防范金融诈骗:
不要随意使用公共网络,或点击不明链接和扫描二维码,身份证号、账号、手机号码等个人私密信息,不要随意泄露,切断金融诈骗的传播途径。保管好银行卡和网银盾等安全产品,不要借给他人使用。
如果不幸上当受骗,应保留保存好相关网页、短信、通话记录、聊天记录、打款记录等证据,立即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报案。一般被诈骗金额达到三千元以上公安机关会对其进行立案追诉,具体看是否满足所在地区的立案标准。